行业资讯> ECHEMI行情分析

大起大落TDI市场背后的故事

朴东云

2018-01-17

作为生产软质聚氨酯泡沫及聚氨酯弹性体、涂料、胶黏剂等产品的主要原材料,TDI价格在过去两年间经历了大起大落,但很多人可能没有深入了解过背后的历史和原因。今天,小E将为大家解密这两年的TDI市场。

未标题-1

从近两年的总体走势来看,TDI价格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 2010-2016年4月

TDI从2010年开始,国内自给率就很高了,只是一直没出现大量的出口,而且随着产量增加,国内生产企业还不断出现亏损。从2016年开始,国内自给率已经达到120%,也就是说不出口,过剩产量将无法得到解决。在2016年,国内TDI出口量出现了大幅的增长。与此同时,工厂和贸易商纷纷发现:TDI出口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于是国内库存开始缓解,从2016年3月份开始,所有TDI工厂都扭亏为盈。此时TDI价格在12000元左右,而一般TDI成本恰好12000元左右。这是一个分界点,TDI行业开始迎来春天。

2). 2016年4月-2016年12月

这段时间TDI进入疯狂时期,价格已经跟成本完全脱离了关系。小E认为,此时TDI的垄断性终于开始体现了(TDI全球16个巨头垄断,国内有6个巨头,其中巴斯夫和科思创又是外企),所以剩下4家只要在不超过巴斯夫的价格情况下,可以联合操控市场。TDI一路疯涨到2016年10月,当时报价达到55000元/吨,毛利43000元/吨,沧州大化的股票都开始起飞。紧接着,物极必反,11月和12月出现了大幅下跌,这是由于下游需求到了淡季,价格上涨又太夸张。到2016年12月国内报价降到27000元/吨。(TDI内贸价格和外贸价格一直倒挂,实际出口价格比同期国内价格都低很多,此期间出口均价一般不超过18000元/吨)。

3). 2017年上半年

到了2017年初,TDI再次出现紧张信息,因为巴斯夫,韩华,大化和银光装置都要检修。2月巴斯夫挂牌价直接到36000元/吨,其他企业纷纷跟涨。市场人士以为TDI市场会继续上涨,结果3月之后TDI再次一路下跌。此时国内TDI都是还能正常出口的,既有价格也有余量,基本都和供需相符。

4). 2017年下半年

到了6月和7月,TDI各巨头再次尝试上调价格。开始涨幅很小,只有两三百美金。到了7月,由于国内上半年一直在大量出口,而几家装置又要开始检修,市场库存再次不足,迫使价格再次跳涨,再次回到27000元/吨(16年底价格)。本来TDI在9月、10月是需求旺季,会正常涨价,但想重复16年的疯狂并不容易。到了10月,突然出现了两件大事,一是德国巴斯夫召回一批存在致癌风险的TDI,二是韩华15万吨年产能进行全线检修,韩国巴斯夫也计划检修。于是TDI再次借着需求旺季跳涨,短短两个周价格报到42000元/吨。这个时候TDI已经变味了,海绵厂做为国内TDI最大的下游买家,有的被迫停产,有的干脆索性倒卖TDI,赚的反而更多了。而国内的TDI巨头们把控价格的手段也更趋于成熟了,本来按照经验,17年12月是预测要再次大跌的,但当下跌到33000元/吨时,各TDI厂家开始缩减放货,加上一些贸易商在低点囤了货,也推波助澜,导致12月底到1月止跌反弹,中间更是出现对外封盘不报的情况。如果说从前的涨跌都还有供需的因素,此次快速止跌反弹中人为的痕迹已经非常明显了。

总结:TDI后期能不能继续出口呢?小E认为是可以的,今年行情依然存在。因为国内的几大工厂,看似垄断市场,其实他们必须跟着两个前提,一是看巴斯夫的挂盘价,这是风向标,涨跌幅度还得看巴斯夫。二是国外是否货紧,TDI无论国内价格如何跌宕起伏,出口价格最多也就能卖上4000多美金,所以只能趁着国外缺货的时候,哄抬国内的价格,而TDI开工率超过70%的话,国内下游就无法消化了。短期的操控只能缓解一时的跌价,上半年TDI必然还会下跌,到时出口的窗口也会再次打开。

文章来源: ECHEMI
免责声明:本文章及内容最终解释权归ECHEMI(Echemi.com)所有

ECHEMI活动

入驻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