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发展导致油价出现显著波动,主要受到制裁和关税的影响,造成贸易流动的不确定性。截至2025年2月10日,最新的油价趋势显示出下行态势,其中国内价格明显强于国际价格。WTI 3月合约收盘至71美元/桶,周跌幅为3.73%;而布伦特4月合约则收于74.66美元/桶,跌幅为2.37%。与此同时,国内市场的SC2503合约以607.2元/桶收盘,微幅上涨0.23%。
针对俄罗斯和伊朗的制裁加剧,导致中东市场现货价格大幅上涨。美国政府恢复对伊朗的“最大压力”行动,旨在将其石油出口降至零,这在很大程度上提振了中东原油市场的情绪,许多终端用户开始寻求来自沙特等国的即期供货,并推迟后续采购。此外,沙特阿美将3月输往亚洲的阿拉伯轻质原油官方售价上调2.40美元/桶,显著高于市场预期。
中国对美国原油进口加征10%的关税,进一步复杂化了局势。尽管中石化等企业能够通过多样化的来源进行调整,进口来源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国内SC合约的定价上升,因此预计国内价格将强于国际价格。
库存方面,EIA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美国原油库存总量为8.21855亿桶,比前一周增长891.4万桶,其中商业原油库存量为4.2379亿桶,增长866.3万桶。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整体库存压力依然显著。
国内炼厂开工率显著下降,山东地区开工率降至43.64%,创下自2020年4月以来的新低。节后原油价格下跌可能导致零售价下调,但随着春节后汽油需求的回暖,市场对复苏保持谨慎乐观。
总体来看,外部制裁与国内供需动态相结合,形成了油价波动的复杂局面,未来可能会继续出现波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