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医药

3家药企变更研发项目,PD-1千亿市场变红海

2021-03-15

抗癌明星药物PD-1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在国家医保谈判结果出炉后,多家生产企业都在积极推动产品海外注册上市,试图打开中国创新药的海外市场。有些还未研发成功的企业则做出理性选择。记者注意到,近1个月,有3家药企终止研发或撤回相关产品的适应症研发,这种情况在此前从未有过。

 

PD-1曾是备受本土药企看好的创新赛道,被预估将达到千亿市场规模。但短短三年间已有多个进口、国产品种获批,去年底多个国产PD-1药物被纳入医保目录,报销后的年自付费用从20万“跳水”到最低不超1万元。

 

有专注医药二级市场的投资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国PD-1产品的重心已经从“拼研发”转移到了“拼销售”。一部分研发企业向外,借助跨国销售团队把药卖到海外去;另一部分药企则向县域市场下沉。

 

多家药企变更PD-1研发项目

 

3月8日,罗氏(Roche)宣布撤销PD-L1单抗Tecentriq用于二线治疗转移性尿路上皮癌(UC)的适应症。这项适应症撤销的原因在于在3期临床试验中未能达到研究主要终点。

 

这已是近一个月以来第三家药企宣布终止PD-1/L1项目开发或撤回新适应症。今年2月22日,阿斯利康宣布撤销其PD-L1单抗Imfinzi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膀胱癌(尿路上皮癌)的适应症。

 

除撤销适应症外,更有药企直接终止PD-1项目研发。3月5日,科创板企业百奥泰宣布终止其PD-1单抗BAT1306的研发。据显示,百奥泰开发的PD-1单抗BAT1306项目单药适应症为EBV相关性胃癌,累计研发投入5197.45万元(截至2020年12月)。

 

百奥泰方面表示,终止原因之一为PD-1市场已成红海,国产已上市的4款PD-1药品均已进入医保,在早期阶段终止该项目有利于合理配置公司研发资源。

 

PD-1不香了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由于上市的PD-1降价幅度太大,赛道已经非常拥挤,中国是PD-1竞争最激烈的地区,全球154个PD-1药品中有85个是由中国企业研发或合作开发,占比达到55%。研发进度靠后或小适应症的项目未来市场空间有限,因此有些企业会出于商业价值的考虑做出不同选择。

 

事实上,国内的PD-1市场竞争仍在持续升温,今年以来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均披露PD-1药物的新适应症进展,同时,还在出海拓展新增量。

 

今年2月底,君实生物宣布与阿斯利康达成合作。君实生物将授予阿斯利康其自主研发的PD-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在中国大陆地区非核心市场的推广权,以及后续获批上市的尿路上皮癌适应症的全国独家推广权。君实生物则将继续负责特瑞普利单抗在中国大陆地区除尿路上皮癌之外获批适应症的核心市场推广。

 

君实生物首席执行官李宁表示,该项合作有利于君实生物借助阿斯利康在中国广覆盖的渠道网络、尤其是在县域市场的推广能力,帮助这款药物取得更大成功。

 

有专注医药二级市场的投资人士对记者表示,特瑞普利单抗三个规格产品在去年12月底通过国家医保谈判,以主流规格240mg为例,医保谈判前价格为7200元/支,年治疗费用为18.72万元;谈判后,该药物价格降到2100元/支,降幅达71%,年治疗费用压缩至5.46万元。医保报销后,个人支付费用在1.1-1.6万元之间。“价格的大幅下降意味着企业只能靠走量实现业绩放量,君实生物借与阿斯利康的合作推动销售市场下沉的意图非常明显,此外也能调配企业的资源投入利润更丰厚的核心市场和开拓更多商业渠道”,该人士表示。

 

针对与阿斯利康的合作,《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接近君实生物相关人士处获悉,君实生物与阿斯利康签署合作协议后,将按照各个适应症的新规划调整营销布局,并将在部分市场进行团队扩招。


PD-1变红海:“下沉”和“出海”成为新选择

 

上述企业的举动,实则都是PD-1市场环境变天后的应对之举。易凯资本董事总经理张骁公开表示,“PD-1确实是太拥挤了,现在做PD-1研发的公司,如果产品还没上市,商业价值可能较难发挥出来”。

 

而已经做出PD-1的公司,也都在寻找更多商业变现及利润最大化的途径。

 

PD-1变局的背景之一,是国产PD-1药物全数被纳入医保目录。根据2021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版医保目录,恒瑞医药卡瑞利珠单抗价格降幅最大,达到85%,四大适应症全部进入医保支付。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价格降幅达到80%,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尿路上皮癌两项适应证两项适应症纳入医保支付。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价格降幅达到71%,是新版目录中唯一用于黑色素瘤治疗的PD-1产品。

 

按照医保报销70%-80%来计算,三家PD-1产品年度治疗费用的支付范围约在0.9万~2.2万元。加上2019年已进入医保目录的信达医药信迪利单抗,PD-1产品从“动辄十万元起”正式进入万元时代。

 

价格跳水让PD-1预期的“千亿市场”落空。君实生物曾在招股文件中表示,中国PD-1/PD-L1抑制剂市场处于发展初期,具有强劲的增长潜力,PD-1/L1抑制剂的市场规模预期将于2030年增长至984亿元。然而,西南证券不久前发布的研报已经“改口”。西南证券研究团队预测,如果PD-1单抗的完整年度用药金额假设为医保谈判后的6万元,则我国PD-1单抗总市场空间为305亿元;如果PD-1单抗的价格下降到完整年度3万元,则相应渗透率有望提升,预计市场规模可能有所收缩到236亿元。

 

竞争者众叠加利润有限,国产PD-1的竞争已经全面白热化。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PD-1的竞争焦点是产能、适应症,也可能是海外市场。

 

近年来,几家本土药企已经陆续拓展海外合作路线。

 

2020年4月,恒瑞医药将卡瑞利珠单抗授权给韩国CrystalGenomics公司,后者将获得恒瑞医药卡瑞利珠单抗在韩国的独家临床开发、注册和市场销售的权利。

 

今年1月,百济神州宣布与诺华达成合作以开发和商业化抗PD-1抗体替雷利珠单抗,诺华将在北美、日本、欧盟及其他六个欧洲国家共同开发和商业化替雷利珠单抗。

 

信达生物则与礼来制药扩大合作,信达授予礼来信迪利单抗在中国以外地区的独家许可,将其推向北美、欧洲及其他地区。

 

君实生物与Coherus BioSciences就PD-1药物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开发和商业化达成合作。

 

截至目前,四家本土药企的PD-1药物已经全数“出海”。

 

前述投资人士表示,我国医疗市场需求基数大,但受医保控费限制还是存在天花板。加之PD-1药物陆续进入医保,意味着我国PD-1产品的重心从“拼研发”转移到了“拼销售”,因此一部分研发企业向外,借助跨国销售团队把药卖到海外去;另一部分药企如君实生物则向县域市场下沉。

 

西南证券指出,在当前价格下行的情况,开发海外权益lisence out不失为较好的出路。并且药企还可以借助合作方在海外成熟的销售渠道,有机会分享全球PD-1单抗市场。

文章来源: ECHEMI
免责声明:本文章及内容最终解释权归ECHEMI(Echemi.com)所有

ECHEMI活动

入驻企业